已浏览:7068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4-22
新教材,新教法
——《氓》中女主人公形象新分析
AG亚游 李岚 432000
摘要:本着贯彻新课改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原则,用新教法探讨《氓》中女主人公形象。用发展的眼光看她的优点,用辩证的眼光挑她的缺点,用比较的眼光 找出其闪光点。
关键词:新课改 新教法 发展 辩证 比较
新课程与教材改革给了我们全新的教学观念, 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与以往的学生 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前景,教师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 前者,是我们在传统教育时期的培养目标,而后者,则是新课改的培养方向。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目标,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给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预期效果,有两个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教材,二是教师。在新教材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毛泽东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毫无疑问,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基本内容,都要靠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落实。而我认为,在对教材的处理过程中,对于那些第一次出现在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很容易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教学,对于那些传统的老课文,反而不好处理,教师容易受习惯思维的影响,走老路,说旧话,这样教学,是不能满足现今学生的需要的。所以,对于传统课文,教师更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探求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新课改观念与新时代学生的契合点是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一个“新”字。这方面,在《氓》的教学中,我是深有体会的。
《氓》是一篇老课文,怎样才能“旧瓶装新酒”呢?作为一名女老师,我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去解读女主人公的。历来对《氓》中女子的解读都陷入了一种惯性思维,即同情她的不幸遭遇。诚然,谁也不能否认她的生活是不幸的,可仅给予她同情是肤浅的,是没有全面了解她。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被她感动着或者说被她身上那可爱可敬的女性美德感动着,我们应给予她赞美。每次读这首诗,我也为她惋惜,她原本应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她在反思自己的婚姻悲剧后,给了我们女性爱情金箴,我们应感谢她。我就是带着同情、赞美、感谢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的。
在教学中,我从三个方面入手去探讨女主人公的性格。
一、 用发展的眼光看她的优点。这方面,我从鲍鹏山老师的作品《第三只眼看<诗经>》中受到很大启发,尽量引导学生挖掘女主人公身上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美。她是完美的。正如学者鲍鹏山所说,她是《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诗中,女子回忆了她的恋爱、婚姻、被弃的经历,从她的口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情感由热烈到冷却到冰冻的变化,一个活的女子好像站在我们面前。诗中,女子的社会角色有三次变化:恋人、妻子和弃妇,而她将每个角色演绎得都很完美。恋爱时,她是一个浪漫、多情、温柔的恋人。她的多情体现在“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一路缠绵,一路温情,多么纯洁、浪漫的青春少女。她的多情还体现在待嫁的等待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何等真率,何等痴情。婚后,她是贤惠、勤劳、善 良的妻子。她嫁的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子,“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她没有怨言,“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从曾经那个浪漫天真的恋人,变为贤淑勤劳的妻子。对女子而言,婚前的美德是天真、多情、浪漫,婚后的美德是勤劳、贤淑与规矩。她兼而有之。可她还是被冷落了,甚至遭到了丈夫的暴力。“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痛苦之后,她并没有产生仇恨、报复心理,撒泼弄刁,死搅蛮缠。在冷静思考后,她选择了离开。她是自尊、自爱、自重的,这点,作为一个女性,是非常可贵的。因此, 决绝时,她是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弃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经过这番讨论,学生对她的角色转变有了深刻印象,也明白了原来文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更能感受《诗经》的魅力。
二、用辩证的眼光挑她的缺点。通常,我们会探讨造成女主人公 婚姻悲剧的原因,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戴上放大镜找她的缺点。对于她的美德,我们不吝赞美,可也不能因此忽略她的缺陷。习惯上,我们会把更多的批判给予氓,认为他始乱终弃,他“二三其德”,他是造成女子悲剧的主要原因,可客观地看,难道这女子就没有责任吗?她身上也有缺点以致不能保障自己的婚姻幸福。比如说,她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以我贿迁”,她婚后一味操劳而没让丈夫负起家庭的主要责任,她没有充分听取兄弟意见而导致自己没有后援,等等。最后,学生总结了八条:1、以貌取人,被“氓之蚩蚩”的假象所迷惑;2、不知设防,缺乏对氓的长期考验,以认识其真实面目;3、为爱痴狂,“载笑载言”“泣涕涟涟”对男子用情太深;4、迷信神灵,在“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之后,决意嫁给他,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神灵;5、收买讨好,“以我贿迁”,嫁时还带去了丰厚的嫁妆。6、委曲求全,婚后,任劳任怨,承担了家庭的主要负担,也导致自己容颜过早衰老;7、开脱罪责,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还说“女也不爽”;8、不听忠言,在氓求婚时,她没有认真听取父母、兄弟的意见,以致最后“兄弟不知, 其笑矣”。所以说,士虽罔极,女亦有爽。女子的婚姻悲剧实际上给后世人很多关于婚姻的思考。
三、用比较的眼光 找出其闪光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与女主人公类似的弃妇形象,可以引导学生作比较鉴赏,更深入的把握其形象意义。我选择了 《上山采蘼芜》(《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本诗中的女子比较。现附上《上山采蘼芜》全文: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孔雀东南飞》我选了刘兰芝自遣前早起梳妆一节: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比较。学生总结了三位女性的共同遭遇,都是弃妇,都有不幸婚姻,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等;又分析了他们性格的共同点,勤劳、善良、多情等。但是学生们发现,这三位女性对婚姻的清醒认识程度不一样。《上山采蘼芜》中的女子对过去颇为留恋,竟然“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显得太没尊严了,既然已经离开了,比不比又有何意义?《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最清醒,最有尊严。她是自遣请回的,因为她清醒的认识到她和婆婆之间无法调解的矛盾,并且在回娘家前,把自己最美、最坚强的一面留给婆婆,作为另一种方式的反抗。《氓》中的女子介乎二人之间,其清醒、坚强的一面更接近刘兰芝。在这方面,她和刘兰芝也为后来处于不幸婚姻中的女性作出了榜样。此外,还可以联系当今社会的类似现象,比如奥运冠军马琳夫妇为离婚财产的分割问题对簿公堂的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在这个浮华的社会,我们可以从这位古代女子的身上学到很多。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说,当学生把在学校里、书本上所学来的东西都忘掉,剩下的东西就是 素质。 通过 对《氓》这篇课文教法的新尝试,我充分认识到这句话的含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学生感兴趣,热情高,探讨也深入。课堂上既有冷静思考,也有慷慨陈词;既有阵阵笑声,也有激烈的讨论。学生学会了用多种方法去研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会了深入地探讨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想,若干年后,也许他们已经忘了《氓》中的诗句,但他们绝对不会忘了那位可敬可爱可怜的女子。
参考书目:《语文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P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P65
《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鲍鹏山 王骁著)(重庆出版社)P99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
(李岚《新教材,新教法——<氓>中女主人公形象新分析》获孝感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