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浏览:8639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4-21
五 组 比 喻 辨 识
湖北AG亚游 陈继民
人们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些标志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若细分,还可分出不少有趣的类来,且其中有些比喻或正好相对,或似同实异……下面例对五组比喻辨识。
(一)常见形比喻与倒喻(正常顺序和倒反顺序)。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比喻句为比喻句的常见形式。这种比喻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常见形式——本体和喻体是“主宾”关系。例如“……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碧野《天山景物记》)“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朝阳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孙犁《荷花淀》)第二种,也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但一般是本体和喻体为“定语+中心词”关系的短语,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例如“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秦牧《土地》)“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倒喻,本体在后,喻体在前,例如“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小瘪三”是喻体,放在本体“党八股”前面,形象更加鲜明。再如,“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巨画”是喻体,放在本体“自然”前面,更加突出了大自然像画。
(二)强喻、弱喻与等喩(喻中有比,它们均属“较喻”。本体与喻体有一种比较关系,其作用是为了强调事物的特性)。本体超过喻体的,为强喻。例如“对人民,你比炭火还温暖;对敌人,你比钢刀更锋利”(民间语)“它不枯凋,像永恒的微笑;它坚强,比玛瑙和宝石更持久。”(李瑛《花》)“可是在中国……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分别强调了“你”“它”和那时的“中国”。本体弱于喻体的,为弱喻。本体与喻体比较,本体虽然像喻体,但在意念相似之处不及喻体,它多用“不如”“不比”“比不上”或“比……还”等比喻词。例如“你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民间语)这里弱现了“你”。“我们四川人还有人用牛粪作燃料,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有不如”(郭沫若《关于文风问题》)本体是“那些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喻体是“牛粪”,本体在意念上不及喻体,说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一文不值,毫无用处。本体与喻体相比较,本体在意思上和喻体相等(不过“比”中仍是为了强调本体或喻体),这种比喻称为等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差不多”“不相上下”等。例如“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这是地球的表皮,相当于鸡蛋的外壳,有十几到八十公里厚。……地壳往下相当于鸡蛋蛋白的那一层叫做‘中间层’,厚度二千九百公里左右。……‘中间层’再往里就是地心,相当于鸡蛋的蛋黄。”(朱志尧《宇宙的秘密》)本体“地壳”“地壳往下”“地心”,喻体“鸡蛋的外壳”“鸡蛋蛋白”“鸡蛋的蛋黄”,它们是在形状、形体上相当,当然也分别强调了以上几个本本体。
(三)类喩、博喻与连喻(似同实异)。类喩就是用属同一类的两个以上喻体去说明本体。例如艾青诗《冬天的池沼》中句:“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枯干得像老人的眼——/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诗中的喻体“老人的心”“ 老人的眼”“ 老人的发”“ 悲哀的老人”都属人体的一类,不是另类物作的喻体。博喻也是用两个以上的比喻来突出描绘同一事物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的特征,给人以丰富而不单调、多彩而不平板的美感。不同于类喻的是,喻体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使用的,具体说,是用多个且是多类喻体喻同一本体。它的基本形式是“本体像什么,像什么,像什么……”引文中的三个“像什么”不是同类事物。例如“飞到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夜幕之下,莫斯科大片灯火,像亿万细小的钻石熠熠放明,像河流中无数金沙在随波荡漾,像透过墨蓝色海水的一片珊瑚礁在闪光,真美极了。”(刘白羽《日出》)作者艺术地运用博喻写出了莫斯科夜景的特点。连喻与类喻、博喻在形式上又不同,它是几个比喻的连续运用。它的本体和喻体都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它比喻的不是同一事物而是多个事物。它是几个本体、喻体均不相同的一类比喻的成排运用。其基本形式是“(一个)本体像什么,(另一)本体像什么,(另一)本体像什么……”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三个喻体“火”、“霞”、“雪”喻三个本体“红的”,“粉的”、“白的”;“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垅垅金黄的珍珠;炸蕾吐艳的棉田,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谢璞《珍珠赋》)三个喻体“金黄的珍珠”“雪白的珍珠”“碧绿的珍珠”喻三个本体“稻谷”“棉田”“莲蓬”。这里一连排的比喻,描绘出田野里的勃勃生机。
(四)反喻与不喻(似同实异)。反喻(又称回喻),先提出喻体,接着对喻体加以否定,最后引出本体。否定喻体是假,巧妙地把本体、喻体连起来是真。例如“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原是新开公路上岭来;站在高山望西瞧,朵朵白云山上飘,不是云,原是钻井工房搭山顶”(民歌)这里所谓地否定“带”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肯定“新开公路”;所谓地否定“云”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肯定“钻井工房”。“不喻”呢?“不喻”与“反喻”的相同点在于,也不是要真正地否定喻体。不同点在于,是假设不用这个喻体作喻,而实际上又收到以这个喻体作喻的效果。例如郭沫若五十年代所写歌颂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有位诗人把它比作洞箫,/我觉得比得过于纤巧。/一般人又爱把它比成长虹,/我觉得一样也不见佳妙。” 这里作者好像对喻体“洞箫”“长虹”在否定,实际上正是在用着这两个比喻,给长江大桥以“洞箫”“长虹” 的美感。
(五)反、正设喻与反面设喻(稍见差异)。反、正设喻是否定式比喻和肯定式比喻的连用。其形式是:A 不是喻成的B, 而是喻成C。 例如:“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它们是喻中有比,以突出后面(正)这个比喻。反面设喻即否定式比喻,它从相反或相对或否定方面设喻,指出事物不具备某种性质。其形式是:某事物不是喻成的什么。比喻词多用“不像”“不是”等。例如:“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里比喻的着眼处是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风”,要说的是这些不正的作风还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而是易被人们忽略的。再如,“墙角数枝梅,凌冬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以哪种形式比喻为好,依实情而定。随着感情、思路的迸发和发展,运用哪种形式是不自觉的,一般不会去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但为避免重复呆板,争取更佳的表达效果,也可有意为之,选择多彩多姿的更富于激情、说理的形式更好。
(载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月刊》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