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浏览:2977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6-10
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授课人:周 雁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能正确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本文在对话过程中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写作特点。
3、体会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4、学会借鉴儒家传统文化的的精华,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茁壮成长。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以、因、如、尔、乎等词语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联系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分析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
3、体会师生交谈时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分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24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德高望重、学问精深、雍容大度的老先生正和他的弟子们围坐在一起,畅谈人生的志趣与理想。这位老先生就是被誉为万世师表、古圣先哲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几位弟子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堂课由孔子的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中,并由此流传千古。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展示两张多媒体图片,学生做填空题,口述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和了解。)
二、解题:
1、标题就是正文第一句。
2、简单介绍四弟子。
提问:标题上显示的是学生的“字”为什么孔子对弟子均称呼“名”?
生答:古人称呼“字”表示尊重,此处是老师称呼学生,称呼“名”显得亲切
3、提问:四弟子姓名的排列遵循什么原则?
生答:按学生实际年龄顺序排列,子路最大,当时59岁;公西华最小,只有18岁。这种排列顺序,体现了的儒家“礼”的精神。
4、关于“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这种小班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找一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点评朗读情况并进行指导,如孔子语气应温和缓慢,体现它的长者儒雅风范;子路的回答应快语声高,体现性格中的急躁爽直。
2、划分结构。全文围绕谈“志”展开,分为三部分:教师问志,弟子言志,教师评志。
四、文本分析
1、由孔子授课的开场白谈开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1)学生翻译,教师强调字词、句式。
(2)提问:分析孔子的开场白有什么特色?
生1:他能放下老师的架子,用谈家常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言,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使授课氛围轻松活泼。
生2: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能激活学生思维,而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退居幕后,只保留点评的权利,充当课堂的引领者。
生3:孔子的开场白体现的教育精神与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教师点评。
2、关于子路的志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1)学生翻译,教师强调字词、句式。
提问:哂”是种什么样的笑,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
生1:“哂”是一种略带嘲讽的笑。孔子笑子路爱抢答,性格高调。
生2:我不完全同意生1的看法,从上下文看,孔子一直在鼓励学生开口,多发言,他不会因为子路抢答问题而嘲笑他。
生3:我同意生2的意见,孔子“哂”子路,主要是觉得他发言草率,思考问题不深入,语气略显自负,有悖于“谦谦君子“的风度。
生4:孔子可能觉得,一个自身修养都不够,不懂得谦让的人怎么能够“为国以礼”?
生5:补充一下,子路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他好战、尚勇的思想违背了孔子“仁者爱人“的理念和”以礼治国“的为政原则。
教师点评。
3、关于冉有的志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学生翻译,教师强调字词。
(2)提问:孔子对他的回答满意吗?
生1,孔子的评价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可见孔子觉得治理一个小国也是件有意义、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是肯定了冉有的回答。
生2:我觉得孔子更多是为了照顾冉有的情绪,冉有说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种谦虚劲显得太过了,孔子可能不欣赏。
生3:所谓“君子不器”,君子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冉有只能做物质文明方面的工作,做不了精神文明方面的事情,换了我是老师,我也不大欣赏这样的回答。
生4:我注意到,孔子对性格开朗鲁莽的子路报以哂笑,略带嘲讽,对冉有却鼓励有加,说明他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接受能力,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点评。
4、关于公西华的志向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学生翻译,教师强调字词。
(2)提问:孔子对他怎样评价的?公西华是怎样的性格?
生1:“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是孔子对他的评价,高度肯定了他的才华。
:生2:公西华谦和有礼,娴于辞令,真是文质彬彬啊!
生3:他的“非曰能之,愿学焉”顺承冉有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而来,显得不事张扬、谦虚谨慎,是的,年仅十八岁就有这样的口才,确实是当司仪的好材料。
生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真是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啊!我发现孔子在否定学生时,较为含蓄,肯定时,却不吝啬赞美之词,非常注重正面鼓励啊。
教师总结。
5、关于曾皙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学生翻译,教师强调字词、句式。
(2)提问:夫子为什么“与”点?
生1:我觉得比较前三位同学,曾点是唯一不想做官的人,孔子对此很欣赏。
生2:我不同意生1的看法,孔子一向宣扬“学而优则仕”,他并不反感学生走仕途啊!
生3:是的,儒家重视入世的精神,他四处奔走、游说君王,不就是为了宣扬他的为政之道吗!曾皙的出世思想和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啊。
教师点拨:曾皙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生4:天下太平,民风淳朴,这不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礼乐治国后的美好场景吗?
生5:确实如此,全民知礼节,追求高雅情趣,懂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追求高雅的享受,这正是孔子的治民理想。
生6:我注意到孔子是“喟然而叹”,不是“欣然而叹”,可以想象,孔子说这番话时,内心一定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生7:晚年的孔子思想变化了很多,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仁爱的思想,却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他内心萌发了“道不行,乘桴桴于海”的想法。曾皙回答中的两个倾向符合晚年孔子内心的转化:由汲汲于功名到注重修身养德,从积极入世到恬淡出世。
生8:我还觉得曾皙的回答里暗含了他的职业梦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谁带着“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就是老师吗?这一职业和孔子退而办私学的想法一致吗?
教师总结。
教学心得:
曾经上文言文,教学重点往往放在实词、虚词、词法、句法等的学习上。可是,除非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学生总是觉得文言文枯燥,因而上课多无精打采。
逐渐的,我意识到,其实文言文也一样要让学生进行文意的发现,而不仅仅是文言现象的掌握。
文言文背后也有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文言现象固然要学,它是一座桥梁,可以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沟通、交流,然而文言文教学绝不能止于文言现象的教学。我们的目标是彼岸,而不是桥梁本身。止于文言现象的文言文教学其实始终只引领学生站在文本的外围,而没有走进文本的内部。从文意发现出发的教学,不仅可以在趣味盎然的文意探寻中不知不觉地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更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文中或文后的形象、体会他们的情绪,触摸他们的思想,从而拓宽自己的眼界。
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发现文意、获得文意?
带领学生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学习《论语》经典语录,让学生对儒家理论有个具体可感的认识;其次,分门别类整理孔子对待治国、交友、处世、孝道、教育、养生等方面的看法,带着学生进行探讨,允许他们有个性化解读;再次,用周记的形式布置论文,题目设定很灵活,比如《论语过时了吗》、《孔子是怎么看待犯错的》、《孔子的养生之道》、《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学生通过自己讨论,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按期完成论文,无形中也增加了对儒学主张的了解,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跟着我的思路,对我的提问均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回答了。
通过以上课例的实验和反思,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形态下,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文意:
1、为补充学生背景知识的缺乏,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告知一些相关知识或补充周边文本,让文本与相关知识或周边文本发生联系,让相关知识或周边文本成为该文本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现文意,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
2、为补充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探寻、发现的结果,在交流中,引起共鸣和碰撞,共享知识和经验,纠正偏差和错误,获得发现和感悟,从而使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3、 为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案例,布置成论文,学生通过对文本深层次的感受、理解、思考,能够进一步发现文意,接受文意或者质疑文意。
因此,文言授课之前,学生需要有与文本相适应的期待视野,包括一定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情绪准备、审美能力、欣赏倾向等。这个是让文言教学变得精彩的首要前提。